“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”在海口召开
来源:LD乐动体育app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8 05:16:50 |阅读次数:110

  中国网/中国发展门户网讯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正式实施后,蓝色经济发展成为推动RCEP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动力。2024年12月29日,以“推进区域海洋经济相互连通”为主题的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在海口召开。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,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、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协办。

 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,海洋经济相互连通不仅仅可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,还有助于增强区域内国家地区的整体应对能力,是实现海洋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要建立长效的区域协作机制,为推动区域经济相互连通提供制度保障。要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,不断增进经济合作平等互信。要充分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与创业热情,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不竭动力。

  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,从现实看,加快中国-东盟海洋经济相互连通进程,推动海区域洋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,将释放区域蓝色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巨大潜力,将形成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一体化新格局。海洋经济相互连通需要着力解决“需求大、进展慢”的突出矛盾。中国-东盟海洋经济相互连通的共同需求慢慢地加强,同时面临着相互连通水平较低的掣肘。中国-东盟有条件实现区域海洋经济相互连通的重要突破。

  迟福林建议,要以港口为重点推进中国-东盟海洋基础设施相互连通,实现“硬联通”;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中国-东盟海洋产业相互连通进程,实现“产联通”;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为重点实现中国-东盟能源开发相互连通,实现“能源联通”; 以规则、标准对接为重点推进中国-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进程,实现“软联通”。他表示,要以海洋经济相互连通走出一条“以合作引领治理”的新路子,促进形成“以合作引领治理”的新格局。充分的发挥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的作用,形成以合作为基础的区域海洋治理新局面;中国自主推进海洋经济领域向东盟的单边开放,助力形成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新格局。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中国-东盟海洋经济相互连通的重要枢纽。

  在第一场全体大会环节,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指出,国际政治经济大气候有不容忽视的复杂多变因素,必须有所准备,有所应对。要增强危机意识与加强地区合作的紧迫感,既要有战略思维,更要抓紧行动,多做些实事。要发展好RCEP多边机制,全力推进蓝色经济一体化目标,以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实现RCEP成员国区域合作新突破。要以合作引领治理,以互信取代猜疑,合作取代博弈,拆墙取代筑墙,以邻为友取代以邻为壑。

 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、海上丝路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潘新春认为,青年要成为推动RCEP全面落实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;成为促进蓝色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;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;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;成为推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  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建议,中国与东盟在海洋渔业合作、海洋环保合作等领域开展政策协调和联通;从邮轮旅游入手,推进南海沿岸城市旅游资源共享和相互连通;在发展海洋风电等方面加强规则协调;推进海洋合作机制领域的相互连通;推进人员间互联互通至关重要,建议将RCEP框架下的海洋青年对话机制化,发起中国-东盟青年领袖对话。

  中交集团海南区域总部执行总经理、海南大学特聘教授周济认为,要构建海上未来空间,构建“一体四足”体系,依托高精尖的海洋科技技术、抗风耐高湿高盐的工业化建筑产品为“主体”,以绿色低碳、数字智慧、现代加工、现代物流为四“足”,打造拥有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、能源系统的海上未来空间,实现生态保障、生活中心、产业枢纽等核心功能。

  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、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树春指出,海洋经济慢慢的变成了涉海国家经济稳步的增长最具活力、最具潜力、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,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,开拓新空间。要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,发展海洋科技、守住海洋生态生命线。海洋经济相互连通与区域蓝色经济一体化是推进“蓝色伙伴关系”的具体实践,要加快建设海洋伙伴关系,拓宽海洋领域开展交流对话国际合作,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。发展蓝色经济要更大程度地发挥青年作用。

  在第二场全体大会环节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指出,要坚持海洋贸易投资促进政策相向而行,为蓝色经济合作走实走强作出贡献。快速推进RCEP自由便利政策的落地实施,为海洋经济合作赋予新的动能;加快RCEP区域内成员的海洋经济相关投资的增长,通过投资促进海洋经济相互连通政策的相向而行;逐步提升RCEP区域的服务贸易政策的相向而行,为海洋经济发展,特别是人文、旅游创造重要条件。

  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主席隆梅尔·班乐义提出,东盟可以为RCEP成员国在区域海洋政策对接方面提供借鉴经验。推进区域海洋政策协调,需要盘点比较RCEP各成员国海洋政策;在RCEP框架内明确国家海洋政策与区域海洋目标;确定可能阻碍或促进实现RCEP区域海事目标的国家利益相关者、参与者或影响者;找到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和如何支持 RCEP 海上议程,推动蓝色经济。

 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指出,随着无人或自主船舶的出现,海运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。这项技术突破有望提高效率、降低经营成本并增强安全性,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。中国与东盟能够最终靠开展联合研发计划、建设共享基础设施、制定区域标准、加强海上安全、促进对话和信任等,在塑造无人驾驶航运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